主耶稣网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7|回复: 0

谁是他的邻舍

[复制链接]

178

主题

178

帖子

85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6
发表于 2022-5-28 22: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宋牧言说 于 2022-5-29 08:04 编辑

谁是他的邻舍
经文:路10:25-37
引言律法师问耶稣:谁是我的邻舍?思高本圣经翻译为“他愿意显示自己理直,对耶稣说:‘毕竟谁是我的近人?”但是耶稣用比喻提出疑问:谁是他的邻舍?这两句话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强调的邻舍跟我的关系,是不是我的以色列同胞,是不是我所亲近的人,是不是我所喜欢的人,这是自我中心的帮助。后者是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他人有没有真的需要。爱是什么?爱就是不以自己需要为中心,而是以他人的需要为中心;爱就是少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谁是那位被打伤者的邻舍呢?不是祭司,不是利未人,而是一个好撒玛利亚人。弟兄姊妹,如果是我们邻居、同事或者是陌生人落在急难中,我们愿意作他的邻舍吗?与大家分享一个题目:谁是他的邻舍
一、祭司利未人没有做他的邻舍(30-32节)
【路10:30】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面对这一个受伤的人,无依无靠,祭司与利未人从旁经过,他们的心态如何呢?如何做出选择呢?我们是否也是这样的心态,也是这样的选择呢?
1、祭司从那边过去了
祭司为什么见死不救呢?这里有一个背景:【利22:4-7】“亚伦的后裔......无论谁摸那因死尸不洁净的物(物或作人)......或是摸什么使他不洁净的爬物,或是摸那使他不洁净的人(不拘那人有什么不洁净),摸了这些人,物的,必不洁净到晚上,若不用水洗身,就不可吃圣物。日落的时候,他就洁净了,然后可以吃圣物,因为这是他的食物”。这位祭司有一个担心,如果这个人死了或是半死而不洁净,接触了他,在礼仪上就算为不洁净,自己整天就不洁净,会耽误一天的事奉,一天都不能吃祭物。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这位祭司想到这里,所以他绕道走开。
2、利未人从那边过去了
利未人为什么见死不救呢?利未人也是在圣殿里服侍人员,他也有这样的担心,害怕沾染了污秽,成为不洁净的人,失去服侍的机会。所以他也绕道走开。
3、你我是否也从那边过去了呢?
   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对象是以律法师为代表的法利赛人,他遵守律法的条文,却忽略律法的精义,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爱自己。”他们虽然知道律法的精义,却没有力量去遵行律法的总纲。他们虽然知道要爱邻舍如同爱自己,却塞住怜悯的心,甚至要来试探人子——耶稣。故此,当时的法利赛人就如同故事中的祭司利未人面对受伤需要帮助的人显得冷漠无情。
  今天我们读了这个比喻,主耶稣也是对我们讲的,我们是否像这个故事中的祭司利未人从那边绕过去呢?在我们的处事哲学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我们有很多的害怕,害怕被欺骗,害怕受连累,害怕惹麻烦,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失,以致于我们关闭了爱心之门,伸出实际帮助之手。前几年大家议论最多的小悦悦事件,18个人从她身边路过,没有人帮助她。请问:你我在场会不会也像这18个人一样,从旁边绕过去呢?
二、撒玛利亚人做了他的邻舍(33-35节)
【路10:33-35】“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撒玛利亚人好在哪里?
1、好在他忘记仇恨
撒玛利亚人,在历史上,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所掳之后,留在撒玛利亚城的人与迁过来的外族通婚,血统失去纯正,不再被视为亚伯拉罕的后裔,被视为外邦人一样。他们与正统的犹太人是不相往来的。当主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的时候,妇人说:“你是一个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约4:9)。这位撒玛利亚人看到这位受伤的犹太人,他放下了民族的仇恨,用爱邻舍如同爱自己的精神来照顾他。爱的源头是上帝,从神而来的爱就会放下仇恨,选择宽恕;从神而来的爱就会撤毁隔墙,选择和睦。德蕾莎修女:1997 年9月5日,在印度加尔各答去世,享年八十七岁。出殡的那一天,印度的总理也跪在地上,所有的印度人都跪在地上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而她还不是印度人,是塞尔维亚人——虽然一无所有,却样样都有,为着爱神爱人而活。德罗莎修女的爱是从神而来的爱,是超越的爱。
2、好在他动了慈心
这位撒玛利亚人看见这个受伤的人,在那里哀鸣、痛苦。他“就动了慈心”。圣经中常描写主耶稣看见痛苦卑微的人,会动慈心。例如:主耶稣看到向他恳求的麻风病人,他动了慈心(可1:35);他看见失去儿子的寡妇,就怜悯她(路7:13)。希伯来书作者说到主耶稣是我们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来2:17)。弟兄姊妹,看见痛苦卑微的人,我们的心如何呢?会不会动了慈心呢?主耶稣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太5:7】。
3、好在他伸手帮助
这位撒玛利亚人好在不只是心里感动,并且实际行出来。圣经描写一连串的动作:“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这位撒玛利亚人把这个受伤的人,看成自己的亲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医治、包扎、照应、花时间陪他、拿银子付代价。这爱是何等的真诚。例子:几年前,上舍一位姊妹,生病久卧在床,生了疮,溃烂了一个大窟窿,发出臭味,胃口浅的人会吐的,我差点吐了。有很多姊妹,不辞辛劳轮班去照应,有的给她上药、换药;有的给她擦身体,有的给她喂饭等等。这是上帝的爱感动他们,使这般姊妹们伸出手来帮助她。爱是什么?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的行动中。使徒约翰说:“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7-18】。
三、我们愿意照着去行吗?(36-37节)
主耶稣要律法师作出一个判断,并提出一个期望。就说:“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路10:36-37】。律法师判断的很对,是怜悯他的好撒玛利亚人,成了他的邻舍。回答好,只是做了一半,另一半是要行的好,那才是真好。今天,我们是读者,我们是听众,主耶稣对我们也有要求与期待。
1、主等待我们回答
谁是我的邻舍?凡是需要帮助的人,包括弟兄姊妹、邻居、同工、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甚至你不喜欢的人,都是我的邻舍。谁是他的邻舍呢?不要问别人,就告诉自己,我是他的邻舍,我愿意怜悯他。
2、主期望我们去行
主期望我们有好撒玛利亚人的怜悯人心肠,也有他爱的行动,把从神而来的爱活出来。有一位灵修大师叫卢云,他是天主教一个神父,心理学博士,又去读了一个博士。毕业以后,1971-1981年耶鲁大学教授,1986去超宗派南美疗养院当院牧,有一个人车祸受伤,每天去喂他吃饭, 10年服侍那些弱智群体,在服侍中认识基督。
结语:谁是他的邻舍?不是别人,我就是他的邻舍。没有理由,我就是他的邻舍。没有借口,我就是他的邻舍。弟兄姊妹,邻舍就在你身旁,等待我们去帮助、去安慰、去鼓励......。
弟兄姊妹,欢迎您添加宋牧言说网站http://www.zhuyesu.cn/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59。愿上帝祝福您,在至圣的真道上,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主耶稣网 ( 蜀ICP备11003724号-16 )

GMT+8, 2025-5-10 04:52 , Processed in 1.468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