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献 于 2024-8-17 11:37 编辑
不可严责应当劝勉
四川 归献
经文:“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总要清清洁洁的。”(提前5:1-2)
作为教会的牧者,当然应该担当教导和牧养信众的的职责,有责任纠正和管理各个年龄层的人。但须留意,这两节经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张全家福。此处的教训十分清楚:教会会友应如同家人般彼此看待。任何会友都不应被严责。“严责”(epiplesso) 就是严厉谴责、带着怒气训斥、强烈责备的意思。当神家里的成员需要纠正时,纠正的态度里不应含有严斥、愤怒或粗暴的意味;也不应含有鄙视或厌恶。反之,应以规劝(parakalei)的态度,就是通过劝勉和鼓励、请求和恳求去纠正和管理会友。这段经文阐述了教会内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态度和准则。否则,任何采取恨铁不成钢的,甚至急躁冒进的办法,不仅不能帮助一个人,更可能会绊倒一个人,所以牧者也当在神的面前不断地对自己的牧养心态和方法有所反省:有时候对人过于严责与严苛,反而会给别人带来的是反感,进而是伤害。所以,在这一点上牧者常常在神面前当有的忏悔是必要的,学会向会友表达歉意不仅是大度的表现,更是灵里相通,互得益处,共同长进的保证。
一、对老年人的劝勉要有尊敬的关爱
把老年人当作父亲看待。上了年纪的真信徒在处理人生的问题上有更多的经验和智慧。这不是说他们永远是对的,他们也偶有错失。然而他的确从经验中积累了智慧,因此,绝不能忽视、忽略、不顾、不理他们,不能把他们置于一旁,看为无用。应把他们当作父亲,以爱心、尊敬、敬重的态度对待他们;应征求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想法,听从他们的忠告和指引,特别是教会中老年牧长们,他们是教会生活和事工的一部分。
同时,另外一点也十分重要。由于年长的人经验丰富,故有时他们会固执己见,墨守成规。他们拒绝接受新思维、新事工和新方法,最终导致的结果有时会十分不幸:不当的行为、怨言、投诉、批评、对抗和分裂。
要点是:如果一个年长的人真的需要纠正,就要像纠正和劝导父亲一样,不要把他当作敌人。我们需要亲近和劝勉他、向他请教和请求,如如同对待我们生身的父亲一样。
保罗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6:1)所以不可严责老年人。先要有尊敬,再才是劝勉:“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利19:32)
当然,由于老年人的固执,他们很难听进去我们的意见,但是牧者有其特殊的属灵权柄,这个权柄不是指世俗权柄,乃是弟兄姊妹对牧者身份的敬重和信任,如果牧者对老年会友真有那份儿女般的孝心,循循善诱的耐心,老年人多半会听牧者的劝勉的;牧者还有其特殊的方法:那就是常常祈祷的方法,越是觉得对老年人的劝勉越棘手的事,愈是要藉着祈祷主的帮助,往往会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很多老年人与子女的关系弄得很僵,既不愿交流,甚至很少来往,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不一致,进而产生敌对的心理。如老年人合理消费的问题、对身体、对养老、对子女、对未来过于担忧的问题等等,他们大都会接受牧者的劝勉的。
所以,尊敬和温和的态度是让老年人能听劝勉的基础,爱心和耐心地对属灵权柄和方法的运用就是保证。
二、对少年人的劝勉要有接纳的关爱
把年轻人当作弟兄看待,表示对少年的亲近与接纳的意思,不能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样子。有人认为少年人知识少,又缺乏经验,不能参与教会的决策和事工,因而有一种轻视他们的倾向,把他们撇在一旁。其实这是绝对不应该的。应把少年人当弟兄看待;接纳他们,邀请他们参与教会生活和事工。年纪稍长的教会会友在与少年人交往时不要摆出优越的姿态,反之,要有爱弟兄的心:体谅、尊重和照顾他们。
有时候,年轻人会有另外一种需要:就是他们需要指导。不论他多大,都需要经常接受教导、纠正和纪律约束。在这些时候,教导者不应带着优越感或过激的情绪,更不能鄙视或厌恶他们。此时应表达兄弟之爱:用爱心关怀他们,劝勉、指引和教导他们。
要有彼此相爱的心:“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约15:12)
对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有肯定,特别是对他们的信心和爱心、对他们的奉献与能力要多有鼓励,对初入教会的年轻人更要如此,先要让他们感觉到教会的温暖,团契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对他们大有激发,不可求全责备,对一点过失更不要以偏概全,上纲上线,牧者多半对自己要求较高,但往往缺乏对年轻人的体谅,对别人要求更高,自以为对别人是爱,却给予别人比主更高的要求,那么就使得牧者容易落入了对别严责或严苛的试探之中了。特别是对年轻人一点点的过失,牧者就在讲台上对其指桑骂槐的所谓的爱心劝勉,这恰恰违背了主耶稣的教导:当及时、单独、私下的沟通与劝勉才是有效的帮助。(参太18:15-17)否则就是牧者对年轻人牧养最大的失败,用“爱心”赶跑了很多年轻人,这是多么的可惜。
三、对老年妇人的劝勉要有敬重的关爱
在教会中,男人在服事中要正确地对待女性,将她们看作神家中的成员,保护她们,并协助她们在灵里成长,这是男人应该有的担当。特别是目前教会普遍老年妇女较多的情况下犹为如此。
把老年妇女当作母亲看待,如此的肯定与敬重才是应当的。试想像一位母亲对家庭作出的贡献,你就可以明白老年妇女对教会所付出的:她们对人的爱与温暖、关怀与看顾、花费许多的精力对人的柔情与同情、对儿女的养育与挂心、忍耐与保护、供应与慈爱、指引与牺牲、引导与教导、教诲与管教 、体谅与鼓励,既对家庭有巨大的贡献,也是对教会有坚实的服侍的基础,和很好的分享。
如果教会轻视他们当中为真信徒的老年妇女,教会便是完全不负责任。老年妇女对信徒和团契的潜在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教会要待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应该爱她们,保护她们;而她们的温柔、慈爱、慧心、善解人意、教诲和能力,更是教会的宝贵财富,是应该看重且要加以善用的。
同样地,如果老年妇女需要纠正和教导,绝不能采取鄙视和无礼的态度,而应以请求和恳求的态度来劝勉她们。敬重她们、肯定她们、肯请她们才能更好地劝勉她们。我们教会就专门训练一批老年姊妹,趁她们精力尚可,用她们的爱心和热心,每周接受牧者的培训和装备,礼拜结束后带领一批慕道友或刚受洗的弟兄姊妹进行半个小时慕道的学习,她们乐意做工且大有果效,牧者再组织她们交流评估,对其劝勉,这样的良性互动,效果很好。
四、对少年妇人的劝勉要有亲情的关爱
把少年妇女当作姐妹看待,就是当着自己的亲人,就是要有亲情般的关爱。但要留意附加的劝勉:总要清清洁洁的。肉体的情欲、不道德的思想、被少年妇女的外表和身体吸引,凡此种种,一样都不应在教会里出现。教会里的男女会友都要保持自己的清洁(信仰上、品德上,社会公德上的等等),并把少年妇女当作姐妹看待。在教会里,她们应受到保守和保护,培养和教导。而她们女性的能力、慈爱、善解人意和同情之心也应被发掘,且善用于教会的事工当中。
在纠正和管理方面,不应以严厉或厌恶的态度对待少年妇女,反之应爱护、鼓励和劝勉她们。让她们树立正确的信仰观、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侍奉观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处于一个相当开放的社会和极具挑战的世界里,如何不被诱惑,做一个灵里清醒,手洁心清的人就显得异常宝贵,因为“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
要常常给她们有效的劝勉,先要让她们感到有亲情般的温暖,才能让她们乐意接受当有的关爱,甘愿做到:“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西3:5)让她们乐意接受劝勉,紧紧跟从主,有美好的见证。
所以,牧者要大有果效的牧养,给人有很好的劝勉则是最直接的表现,常常在神面前有对别人的严责与严苛的忏悔乃是必要的,这也是牧者当有的警戒,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别人也当如此。阿们!

主内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谢谢你对释经类讲章的阅读!此类讲章其特点是不放过所选经文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一句话,去挖掘经文背后的意思,是对释经思维的训练,这不是知识性的,乃是一种能力的掌握;就是怎样把圣经读懂,读得更有味道与意义,更能明白其属灵的意义。若有愿意加本人好友的(微信号13398373618),务必留下实名方可,不愿留实名的,请不必加我。欢迎转发!主恩同在!阿们! 近年来,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兴起,教内写《讲章》的人越来越少,读《讲章》的人也少,《随感》、《小品》等的阅读量倒是不少,岂不知这是基督徒一个很大的损失,因为再新鲜的快餐、再可口的小吃也没有正餐营养丰富。 |